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肇庆装载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肇庆装载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惠州未来城市发展怎么样?
直接给结论建议吧,惠州现有的格局不变,发展势必缓慢!惠州版图太大,建议拆分为四个城市,临穗市,临莞市,临深市和临港市,前三个不解释,最后一个是分一部分土地给香港,让香港港府搬迁过来,解决香港的土地房屋问题和社矛盾,和发展瓶颈问题!
排在广东省前五是没问题的!
惠州的GDP靠工业区拉起来的,毫不客气的说,惠州没有产业。
如果一定要有,那就是房地产,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如学校、商场等生活配套。
惠州的特点就地多,山多,人口少!
为啥?
因为因为惠州人口数量不够的原因(城区人口不到300万),14号线惠州段尚处于规划阶段,开不了工。
虽然从大趋势上来看,深圳跟惠州之间开地铁是迟早的事,14号线终点也预留了延伸至惠州的条件,
(地铁14号线,虚线部分为惠州段)
首先说我个人的结论,在外部大环境下,每个城市都会或快或慢的发展与改变。但如果要说惠州单独在某一段时间会发展得比较迅速,迎头赶上诸如东莞、佛山则不现实。惠州还是存在许多发展难题与瓶颈的。
惠州区域面积极大,1.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相当于广州+深圳+东莞之和,在珠三角9市中仅次于发展得最为缓慢的肇庆。由于区域面积大,地形复杂,境内多山地区不在少数。其境内龙门县、惠东县与省内有名的老少边穷地区接壤,如龙门县和新丰县、河源市接壤;惠东县则同时和海丰县、紫金县、陆河县接壤。这些地区都是省内著名的贫困县,偏偏惠州两个面积最大的县与其接壤,发展之难度可见一般。广东集全省之力都没有能照顾好东边、西边和山区,遑论以一市之力去发展紧邻省贫困县的龙门和惠东边区。
发又发展不起来,丢又不能丢下,所以说得难听点,影响发展也就在所难免了。一个地区很难做到均衡发展,深圳在2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尚有不平衡的地区,遑论要1.1万平方公里的惠州去照顾好山区了。龙门发展这么多年,不说在省里,在惠州都毫无存在感,除了泡温泉几乎没人想到龙门就是一例。2017年龙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将近2.1万余元,和惠城区的4.5万元几乎相差一倍还有多,可见地域发展的不均衡。
惠州的房地产经常玩的一个概念就是深圳东,深圳上班,惠州安家。同志们阔以安心在惠州临深地区安家立业。还一个概念就是深圳地铁惠州延伸线,延伸到惠州哪里哪里,然后借此机会开始发力发展了。
先说第一点:深圳东这个概念被惠州玩烂了,结果深圳却绕开惠东县在汕尾划了块468平方公里的飞地,变成了深汕特别合作区。人家都不带你一起玩,深圳东这个力是借不到了。
关于地铁概念,其实深圳规划与惠阳相连的地铁14号线甚至都还八字没一撇。根据国家去年7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到:
人才是创造一切社会价值的因素,没有人什么事也干不了,又谈何发展?
然而直到2017年底,惠州主城区才120万人。7年时间,惠城区+惠阳区才增加不到6万人口,照这个速度,增长到300万常住人口,不知得到何年何月。所以目前来看,深圳地铁延伸线到惠州是不可能的,惠州近年自身发展地铁也是不可能的。
至于说到省里或广州对惠州的支持,这个也是不太现实的,惠州还有太多的粤东兄弟和山区兄弟待照顾。没让你支持一把都算好的了。惠州的人口为何增长这么慢?一方面是缘于产业落后,一方面是缺少优势教育与医疗***,导致城市缺少吸引力。境内以制造、加工企业为主,吸引的常住人口基本以劳动密集型群体为主。城内高校少,人才少。外地生不会考虑来惠工作,一所二本院校又能充实多少人才?
惠州是未来15年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没有之一,首先深圳要解决住房问题,惠州是唯一的选择,未来将全面迎来深圳东进,而深圳东进是未来深圳发展的主旋律,目前看深汕合作区是离深圳很远,未来深汕高铁开通,可以把深汕合作区以及惠州,全面整合成一个城市,目前深圳和惠州的交通网络正在快速推进中,未来惠州不一定是深圳都市圈最好的,但是一定是发展幅度最大的。我大胆预测,未来惠州的惠阳区板块有可能成为深圳都市圈的最核心地方,历史转来转去又会重现当年的惠阳繁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肇庆装载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肇庆装载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