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梦见父亲开推土机推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梦见父亲开推土机推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没有可能,沿黄河一侧挖一条沟让黄河流下来,不就解决了地上悬河的威胁了?
古时的悬河是害河,如今的悬河是利河。利用高悬的地势,河南山东每年引水100多亿立方米,自流灌溉耕地1000多万亩,省心省力。大家说有必要傍河挖条沟吗?黄河干支流那么多水库,纵使悬河决口,“花园口***”绝不会重现了!神州大地翻天覆地了!
黄河成为地上河主要发生在华北平原河段,如果我们沿黄河一侧挖一条沟让黄河流下来,改变一下河床不就解决了地上河的威胁了吗?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黄河是我们国家第二条大河,年径流量达570亿立方米,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占一年降水量的70%左右,每年夏季进入汛期,历史上曾经常出现较大的洪水灾害。它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条小河,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挖一条水渠就能把黄河水束缚在其中。
南水北调引水渠蜿蜒1400多公里,2003年12月开工,2014年12月通水,历经10年多,投资2000多亿,实现年输水量才50亿立方米左右,初级目标95亿立方,而黄河年径流量达500多亿,是南水北调输水量的10倍多,这意味着我们的挖河工程可能比南水北调还要大10倍,这还没有考虑到夏季防洪工程,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人类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我们还达不到改变黄河河道的能力。
其次河流的发育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要经过成千上百万的时间,之所以河流选择的流向,也是千百万年来的选择,黄河由于泥沙含量高,下游河道出现了“百年一改道,十年一泛滥”的习性,相比于珠江、长江、黑龙江河道的变迁,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认识范畴,以致于黄河的灾害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我们的人力所为也没有束缚住这条咆哮的黄龙。
从明代鄱季驯的“束水攻沙”,到我们现在利用小浪底水库“人造洪峰”冲沙,中间经历的700多年,我们终于把这条悬在空中的地上河慢慢束缚,找到治理黄河的成功方法,目前河床每十年降低2.4厘米,河床正在降低,一切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近半个世纪以来,黄河汛期无汛情,稳如泰山,实现了对黄河初步治理。
也许你目前看到的黄河水量非常小,上世纪九十年代还出现断流,最多的一年达到断流一百多天,这是近半个世纪黄河流域进入了气候小周期,降水量减少,流域内径流不足而导致的,另一方面,黄河流域内修建了大型水库,能把黄河一年的径流存储,可以从容地对黄河进行调控,所以你才见到黄河下游水量特别小,才有了重新挖一条河道的想法。但是历史上黄河降水变率很大,曾出现过灾情非常大的洪水年,无论如何也不能用人工开挖的河道来抵御黄河的洪水泛滥。
从经济上考虑,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黄河两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林立,铁路、公路阡陌纵横,重挖河道不仅要投入更高的人力、财力,还会造成人口迁移,厂房搬迁等更高的成本付出,这都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事实上即使我们以举国之力,能够开挖成一条新河道,凭借黄河的泥沙沉积速度,上百年之后,河床还会慢慢地被淤高,最终还会成为地上河,如此循环,我们还会承受黄河决堤的风险,这是一条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河流的水文特征之一是含有泥沙,只是有的河流泥沙含量高一些,有的低一些而已,对于泥沙含量高的河流应重点怎么解决泥沙问题,通过提高植被的覆盖度,减少流域内水土流失入手,其次通过人工措施,以水携沙,改变泥沙的沉积方式,来进行河道的清淤,这是我们治理黄河的泥沙唯一的办法,没有其它。
经过几十年建设,我们在黄河流域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实施蓄清排浑,人造洪峰,以水携沙等多种方法的联动,有效地解决了河床连年淤高的问题,可以这样自豪地说,5000多年治理黄河的历史,到此今天我们终于把黄河降服,成为一条造福人类的河流。
问题在于,让水流到哪里?让它胡乱流吗?现在到处是村庄、农田、城镇、公路铁路、工厂、学校......哪里受淹都是不可承受的灾难。抗日战争时期,***炸开花园口,形成偌大的黄泛区,有多少人被淹死,有多少人流离失所,血的教训刻骨铭心。
若想开个口子让黄河离开原有的河道,得先做好前期的准备,首先要挖好一条直通海洋的新河道,把两边的大堤修好,把跨河的桥梁修好,还要考虑将来泥沙的淤积问题,新河道窄了不行。这要迁移多少居民和工厂等设施?很多问题都非常棘手,恐怕哪一个领导都不敢轻易下这个决心。
还是让黄河呆在现有河道里最省事,悬河问题一时解决不了就先放到那里,慢慢解决。可以***取其他措施不让它越悬越高。比如解放以后***取的筑坝拦沙、中上游水土保持等都非常有效,河床的垫高速度大大减缓。总之,干什么都要考虑成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梦见父亲开推土机推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梦见父亲开推土机推土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