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推土机4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推土机4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买cpu玩游戏8核好还是四核好?
基本上一个I5不是太大的网游单单从CPU角度来目测开个10个不成问题。前提内存得大,主板得稳定。
如果要开10-20个可以考虑AMD的6核心,不要买FX推土机,推土机所谓的8核,是4模块8核心每个模块有2个核心,对于这种架构的CPU目前的软件的支持性不是很好实际效能远达不到你算预想的8核性能。不推荐。想要多核1055T足够,内存8G单条买2根16G不够后期还可以加,网速给力10-20个小网游差不多,前提只是挂机,如果还要来回切换着玩建议显卡选好点,建议来个HD7850性能接近GTX560TI但2GB的显存的HD7850对于多开游戏不可能一点帮助没有。
如果仅仅用来玩大型游戏建议核心越少越***越好。知道I3双核为什么贵吗?因为现在很多游戏连4核都不能完全支持一般只能用到1-2个核心,有的虽然到4核但是支持性也不理想占用率并不高。INTEL的I3I5,虽然核心不多但是得益于优良的架构单核心效能远远强于AMD。
LZ自己考虑吧
106线程电脑有哪些?
6核只有AMD的 或者AMD FX推土机系列8核 英特尔 只有4核 用I7-2600K足以
AMDFX8300这处理器怎样玩游戏行吗?
这款8核的推土机cpu性能还行。显卡 内存配置够。大型单机基本没问题,缺点是功耗发热高,没有升级空间。属于已经淘汰的了。如果装全新的主机,不推荐。
适用类型:台式机CPU系列:FXCPU主频:3.3GHz最大睿频:4.2GHz插槽类型:Socket AM3+二级缓存:8MB核心数量:八核心线程数:八线程
为什么AMD的推土机、打桩机失败了,锐龙却成功了?
AMD在公布“推土机”架构CPU时是有很大的野心的,尤其是架构上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比如更高效的模块化设计,扩展核心相对更容易;全新的多线程结构显著提升了多核性能;从K10的3指令发射升级到4指令发射,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同于英特尔CPU的SMT超线程技术,AMD在推土机架构上使用了独特的CMT技术,把两个核心及相关单元封装成一个模块,两个核心共用一个浮点运算单元,比如说FX-8150由四模块设计,然后组成了八核心,浮点单元实际上只有四个,这种模块化设计可以减少冗余电路,增加CPU核心来的更容易,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最主要的就是水土不服,因为在当时的主流应用程序仍然大部分是针对单核心做优化,而推土机架构使CPU单核性能倒退,游戏性能下降,甚至还不如更老的1090T,更别说和英特尔酷睿CPU相比了,为了提高单核性能,AMD只能大幅度提高FX系列处理器的频率,这样也造成了高功耗,能耗比远远落后于英特尔。
而推土机架构后面的打桩机架构只是在缓存,电源管理和指令集上进行优化,频率继续提升,仍然没有改变FX处理器性能和效率落后的命运,大火炉FX9590就是典型的例子。于是AMD决定放弃推土机架构,一边低价销售FX处理器勉强生存,一边潜心研发新一代zen架构处理器。
以zen架构为代表的锐龙CPU为什么成功了,虽说它还是使用模块化设计架构,但是zen架构汲取了推土机架构的教训,锐龙CPU每一个核心都是完整的核心,并且大幅加强了浮点运算性能,超线程技术也回归了和英特尔类似的SMT超线程,而且多线程性能发挥的甚至比英特尔CPU更好,更重要的是,锐龙CPU的多核堆叠比英特尔简单的多,成本更低,因此线程撕裂者无论是性能还是价格都给英特尔造成了很大冲击。
为什么当年AMD的推土机和打桩机失败了,其主要原因是架构的演变路线发生了不可描述的错误,也许这是当时处于无奈之选择?总之在当年AMD为了挽回市场份额,***用了比上一代架构在单核新能倒退式的发展,AMD为了弥补单核性能的倒退只能通过配备大缓存和多核心让消费者认可其产品。Ryzen的成功在于新的架构大大提升了单核性能,引入了CCX和多DIE封装,便于扩展核心,从而提升CPU的良品率,达到最终的性价比的目的。
其实在CPU的发展史上,AMD一直是被Intel吊着打的,虽然曾经有一段时间,尤其是真***双核之战期间,AMD凭借着真正的双核技术和Intel基本打成平手之外,无一例外的AMD一直处于追赶的步骤,可以说历史上AMD处理器的市场份额从未超过Intel,但AMD从未放弃和Intel正面对抗。
可以说真正Intel让AMD无招架之力的是2006年Intel发布了Core架构,也正是这个架构让Intel一直挤牙膏式的用到了今天。Core架构引入***缓存、超线程和分支预测等新审计理念,让CPU性能暴增。而AMD同时期发布了K10架构,但是K10架构也没有为AMD抢占多少市场份额,自Core发布以来,AMD基本就和高端CPU没有多大关系了,只是凭借着当年的各种开核BUG来占有低端市场的一部分份额。
2011年全新的推土机架构发布,其引入了模块化的设计,方便核心的扩展,每个模块拥有两个整数单元,共享一个使用率不高的浮点运算单元。但就是这样的设计造成了单核性能的下降,尤其是很多应用并没有针对这种模块化设计进行优化,造成了虽然核心数量很多但是并没有卵用的尴尬境地。
2012年打桩机架构发布,但是其还是从根本上没有改变原有的框架设计,可以说打桩机在性能的提升上微乎其微,只是加入了一些对高频内存的支持等花边技术,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到了2017年zen架构的发布,终于是开启了AMD崛起的篇章,其发布的8核心的民用处理器让Intel意识到了危险的味道,然后就发布了8代酷睿进行反击,可以说这么多年Intel终于是放了回血。zen架构终于也是引入了超线程技术,并且终于在单核性能上也能喝Intel一较高下了,尤其超频之后基本和Intel处于同一水平线之上。可以说相比较推土机的架构整体性能提升了40%,同时继承了推土机的模块化设计,引入了CCX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低端和高端的区分只需要屏蔽部分核心即可达到区分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CPU的良品率,大大降低了成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推土机4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推土机4核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